首页 >> 正文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网上公开
【行业类别】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
【项目名称】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余杭院区核医学科改扩建项目
【项目简介】
1、建设项目概要
项目名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余杭院区核医学科改扩建项目
项目地点: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文一西路1367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余杭院区医技楼地下一层和地下二层。
项目内容:
①核医学科显像场所
医院拟对核医学科显像场所预留回旋加速器机房及其配套质控室区域和分装注射室区域进行平面布局优化调整以及医技楼地下二层新增3个有效容积均为27m3的并联衰变池,并与现有核医学科显像场所衰变池之间设置切换阀门,现有衰变池作为应急衰变池使用,仍作为核医学科配套区域进行管理。
医院拟在核医学科显像场所原预留回旋加速器机房内安装使用1台型号为PETtrace800的自屏蔽回旋加速器,生产18F、11C、13N、64Cu、68Ga、89Zr核素,用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所有院区PET显像诊断使用;在热室内安装使用锗镓发生器,淋洗标记68Ga核素,用于所有院区PET显像诊断使用;在单光子生产区使用钼锝发生器,淋洗标记99mTc核素,用于所有院区SPECT显像诊断使用。(注:所有院区指与医院余杭院区为同一个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的院区,且供给院区相关核素需获得辐射安全许可证许可。)
医院余杭院区拟在核医学科显像场所新增使用89Zr和64Cu核素,进行PET显像诊断;核医学科显像场所增加223Ra核素使用量用于骨转移癌治疗。
本项目建成后余杭院区核医学科显像诊断场所日等效操作量为3.88×109Bq,仍属于乙级非密封放射性工作场所。
②核医学科治疗场所
医院拟在医技楼地下二层新增6个有效容积均为20m3的并联衰变池,与现有核医学科治疗场所衰变池共同使用。医院拟在核医学科治疗场所增加177Lu核素使用量,增加核素使用量后核医学科治疗场所日等效操作量为3.70×109Bq,仍属于乙级非密封放射性工作场所。
2、建设单位概要
建设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第一医院)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文一西路1367号
联系人:林艳
电话:15867161846
电子邮件:565439868@qq.com
3、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公众可向建设单位发送电子邮件、电话、信函等方式发表关于该项目建设的意见看法(不接受与环境保护无关的问题)。
发表意见时,请留下您的姓名及基本情况(单位或住址,文化程度、职业、联系方式等),以便必要时进行回访。
4、信息发布有效期限
自上传之日起至环评出具批复为止。
环评报告全本下载地址为: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余杭院区核医学科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公示稿
[返回][关闭]